秦本煜,清朝道光年间御医。生于乾隆四十一年(公元1776年),卒于咸丰四年(公元1854年)。由于其医术精湛,一直享有“神手御医”的美誉。著有《千金不与世人传》、《咽喉指掌》、《万病纲目》、《秦氏秘笈六法纲要》等医学奇书,为后人治疗肿瘤及疑难杂症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。
清朝道光年间,正值清王朝日趋衰落之时,吏治腐败,武备废弛,鸦片贸易猖獗,人民健康每况愈下,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,正所谓内忧外患。当时朝中的很多官吏和士兵吸食鸦片,他们变得瘦弱不堪,智力失常,面无血色,目光呆滞,失眠,根本不理政事,不习武功,很多人由于体质严重受损而感染了各种疑难杂症。
面对眼前的一切颓废,道光帝只好一边强立信心禁烟,一边忙着救治病人,而当时太医院则大多忙于拯救那些王公贵族,作为御医的秦本煜老先生自然少不了要鞍前马后的奔波。
道光十八年,秦本煜老先生将自己多年来的行医经历和治疗经验整理总结成稿,编成了《千金不与世人传》、《万病纲目》和《咽喉指掌》三部著作,书中记录了大量的成功案例和丰富的理法用方经验,为后人在治疗肿瘤的研究上提供了宝贵经验。秦本煜老先生由于医术精湛,为人诚实谦虚,救治了宫廷内外不少人的疑难杂症,深受道光皇帝和王公贵族的器重,因此一直享有“神手御医”的美誉。
公元1840年,鸦片战争爆发后,外敌入侵,清廷更加腐败,社会更加动荡,黎民百姓流离失所,饥寒交迫。此时爱国心切的秦本煜老先生决定走出宫闱,去为广大贫民百姓治病疗疾,于是请命告老还乡。回乡后,他自开医馆,深入民间,并亲传子孙治病之道,开始了救国救民之路。在民间诊治过程中,他谨慎谦虚,勤奋好学,博采众长,医术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。
他治病不分贵贱,很多患者生活穷苦,根本交不起药费,秦老先生索性不收取任何费用,只求医好患者尽自己的一份心意。由于医术高超、宅心仁厚,因此常常被家乡一带的人称之为“神医扁鹊”。有同为医者的向他请教治病如神的秘诀,秦本煜老先生说:“万物之纲纪,总赖乎阴阳之妙旋。病者,皆阴阳偏离本位,其脏腑或盛或衰,虚实夹杂。医者投之以药,损其有余,补其不足,复清阳浊阴之升降,调五行生克之平衡,则刚柔顺健,病邪自消。”众医者受益匪浅。
后来,秦本煜老先生总结多年来治疗疑难杂症的大量临床实践经验,汲取民间验方秘方的精髓,对自己秦氏疗法和用药理念进行了革新和充实,又整理编写了《秦氏秘笈六法纲要》这部医学经典。秘笈中阐述了每个疗法的特点、用方理念、和辨证施治等重要细节,为后世子孙在治病救人方面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指导。秦本煜老先生过世之后,《千金不与世人传》、《咽喉指掌》、《万病纲目》、《秦氏秘笈六法纲要》等医学秘笈就传给了秦氏后人,后经几代人不断的完善和更新,内容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升华,参考价值和利用价值非常之高,实属医治肿瘤及疑难杂症方面难得的国宝精粹,也为后来秦氏御医第八代传人秦旭东先生创立“秦氏御医消瘤法”提供了深厚而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典故一:同症异治,辨证施治
道光十二年秋的一天晚上,道光皇帝欲召皇后佟佳氏侍寝,可是宫女来报说皇后突然头疼发热,浑身沉重,无力起床,由于道光皇帝对佟皇后疼爱倍至,一听这话心急如焚,遂招御医前来诊治,恰逢秦本煜老先生当班,他在诊脉和查问病情后,告知皇后无大碍,遂开了发汗祛寒的处方。
就在此时,又有宫人来报,说静贵妃也头疼盗汗,烦燥不安,让道光帝前去看望,秦老先生又随道光帝去给静贵妃诊病,开出了一剂泻痢的方子。
此时,道光帝的贴身小太监分别看过了秦老先生开过的两剂方子后,感到非常的不解,便偷偷问他为什么病情相同用药却不一样。秦老先生说:这种病表面上看起来一样,其实不同。静贵妃的病是邪毒在体内,服两剂泻药排除邪毒就会好了;而皇后的病是因为外感风寒所致,所以让她发汗把寒气散出来就好了。果然两人在服药三五天后,都恢复如初!
典故二:因时制宜,综合治疗
秦本煜老先生一日正在老家医馆诊病,一位多年不见的故友寻名来访,谈笑间秦老先生看其脸色晦暗,遂为其把脉,后告知故友怕是患了壅阻之症,现尚初发,三月之后,会腹痛不眠,尿堵、尿频;六个月后,将饥渴难忍,腹内鼓胀,小便浓稠;一年之后,背生瘤疮而可致死。于是开了个药方给这位故友。
故友回家后,认为秦老先生是在故弄玄虚,遂将药方撕碎扔掉。可六个月后,故友的病情发展确如秦老先生所预见的那样,于是急忙来医馆求诊。可秦老先生说,这病发展到现在的地步再治有点晚了,单用药物恐怕是收效甚微,要想奇迹发生就得严格按他说的方法做,故友点头。遂给他开了几副方药,并嘱其隔一个月换一个方,同时放松心情,每日坚持步行两个时辰,清淡饮食,忌烟酒,多饮水。
一年后,故友无恙,再来拜访秦老先生,他此行喜悦万分,激动之至,为表达对秦老先生救命之恩的感谢,特意奉送了一块“神医扁鹊”的匾额。